施大畏 官方网站

http://shidawei.artlianhe.com

施大畏

总浏览人气:128977

施大畏(1950年生)浙江湖州人。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国画系。现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一级美术师,中华艺术宫馆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第九届全委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文联主席,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主席,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兼职教授。获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
查看详情>>

施大畏 艺术家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关注艺术家

施大畏:画出民族精神

伯鲧献身


    洪水滔天,大地遭劫。尧帝派有崇氏部落的首领鲧去治水。鲧临危受命,指挥大家筑坝挡水,但土石很快不够用了。鸱鸟和神龟带鲧到昆仑神山,窃取了天帝的宝贝息壤。有了神奇的息壤,洪水终于被制服了。可是好景不长,洪水又一次汹涌而来,把堤坝冲开了一个大口子,并造成了更大的水患。天帝本来对鲧擅自窃取息壤就心怀不满,便召来火神祝融去擒杀伯鲧。两人厮打到东海的羽山之滨,鲧劳累过度,被祝融捆绑在石柱上。鲧的精魂昏睡了三年,天帝命人拿宝刀去剖杀鲧。鲧的精魂被惊醒,一条小龙从他腹中蹦了出来,那是鲧的精魂孕育的孩子。该神话故事反应了远古初民与大自然抗争的悲壮以及不屈不挠、生生不息的精神,也是中国的普罗米修斯的写照。

21320003653147cf6941.jpg

施大畏:画出民族精神


    珍惜历史,了解过去的民族,才能更好地面向未来。从这点意义上来看,“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文艺创作工程无疑是一次全新的尝试与课题。艺术家们通过梳理中华文明浩瀚的源头,讲述混沌时代英雄的故事,旨在创作一批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文学、舞台、影视、美术作品,以体现上海在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中的责任担当。


    自2016年初工程正式启动以来,已取得实质性进展。目前,汇集冯远、施大畏、罗中立、韩书力、韩硕、张培成、马小娟等当代著名画家及部分青年画师参与创作,以《羲娲创世》《伏羲创八卦》《女娲补天》《炎帝的三个女儿》《大禹治水》等中国人熟知的创世神话为题材的连环画绘本已陆续出版了18本。作为上海市文联主席,更兼该项目组委会副主任的著名画家施大畏,不仅从题材到人选上亲历亲为,还亲自参与绘制了其中一本——《伯鲧献身》。对于这一个既熟悉又陌生,既遥远又亲近的神话题材,如何让年轻一代观看阅读,并体悟其中的民族精神的话题,施大畏以自己的创作追求与心路历程为例,为《新民周刊》的记者做了详细解读。


探寻民族精神


    1995年,还刚在画坛崭露头角的青年画家施大畏,就创作了一幅名为《大禹的故事》的画,当时,他只是朦朦胧胧地感觉到想要唤醒一个久远的旧梦。然而他并未意识到,这一创作将持续二十多年。对瑰丽的中华神话进行系统重构,对民族精神寻根问源的创作工程正在他笔下逐渐成型,并将成为寻找上海城市原创文化语言的突破口。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童年记忆,就数量而言,中华神话绝不少于希腊神话,但由于缺乏系统梳理,情节简单,缺少后者那样的震撼力。2002年,在《大禹的故事》之后,施大畏创作了《开天》,描述了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这幅作品让文史学家赵昌平感到非常震撼。怀着同样的梦想,次年,施大畏与导演吴贻弓、作家孙颙和赵昌平组成工作小组开始梳理中华神话故事,并整理出版。当时,施大畏决心要将神话题材的创作继续下去,他的许多作品灵感与素材来源,都来自这本书中的内容。


   画神话,并不是简单地画一个故事。“我想通过绘画思考什么是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在什么地方?”《后羿的故事》是他在2007年创作的,在画里,施大畏讲了一个极为丰富、悲壮而又人性化的故事,有后羿的理想、爱情、权力、地位,以及这一切的失去。“过去是把人变成神”,施大畏希望,通过对这些神话的梳理,重新开始把神变成人。“作品中有规矩、幸福、仁爱,我们现在讲的核心价值观,其实就出自神话中最古老最原始的哲学思想。”


    随着文化的日趋多元发展与融合,施大畏愈发觉得,要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中国的神话故事其他国家没有,但又是殊途同归的。神话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梦,这些作品曾经出现在施大畏的梦里,也出现在每个人童年的梦里。“我希望通过作品让大家都回到这个梦里,重新思考和感悟,重新找到自己的价值存在。”


    因此,神话不仅能表达本民族的文化内涵,它还能担当国际语境中具有说服力的开拓者角色。这也正是施大畏选择绘制《伯鲧献身》的重要原因,在画家看来,伯鲧就是“中国的普罗米修斯”。众所周知,希腊神话里有位英勇的神普罗米修斯,他为人类盗取天火而触怒了宙斯,被绑在高加索山崖上,日日遭神鹰啄食。而鲧是大禹的父亲,在被尧帝派往治理黄河水患的过程中,他亦从神前盗取“息壤”用以筑堤,后被天帝惩罚至死。“当我意识到,普罗米修斯与鲧,这两位中西方神话里的悲剧人物在全球化的今天殊途同归,一个中华神话与世界文明对话的平行空间已然建立。”


成为创作高原


    自上世纪初至今,上海一直是中国连环画的发源地与大本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连环画融合艺术性、思想性,迅速提高,达到了一个全新的艺术高度,并且诞生了诸如赵宏本、程十发、贺友直、刘旦宅、华三川、顾炳鑫、戴敦邦等一大批大师级绘画巨匠,佳作不断,影响了几代人。然而,翻阅此次已经出版的18本书籍,发现其样式和我们所熟知的连环画大不相同,每一本风格各异、色彩明快。细看封面,此次出版的并非一般意义上的连环画,而是“连环画绘本”。

213a00005f6d0738af8c.jpg

施大畏:画出民族精神


    对于这个变化,施大畏强调:今天年轻读者需要怎样的读物符合他们的审美需求?这是“创世神话”连环画绘本需要考虑的问题。如果还是像过去一样画黑白连环画,如今年轻人并不爱看,所以必须有新的形式,以及新的对历史和文化的考量。而通过孩子与他们父母的共同阅读,在亲子关系中70、80后的父母把古老的神话故事讲给孩子听,更重要的是把中国远古时期的神话蕴含着民族的文化基因和思维密码传递给孩子,从中能够找到中华民族的源头,找到民族的根与魂。


    事实上,改变的不仅是表现形式,更是一种精神诉求与文化品格的体现。创世神话的连环画绘本创作,也是对传统文化再认识的过程,传统是什么?对于传统文化又该作何认识?


    对此,施大畏认为,在绘画上,很多人把传统简单地视为“宋元”。这种认识并不全面,“传统”是思想性的,属于灵魂和精神的层面的内容。“传统”和当代并不矛盾,并不是做了“传统”就否定“当代”,现在所认为的古代传统,在当时也是当代的。而现在年轻的艺术创作者,要思考艺术样式应该如何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而不是在自己的小世界中“无病呻吟”,要把艺术创作放在时代的背景下,探究艺术是否感动人,这也是当代艺术创作要思考的内容。


    对于此次“创世神话”的连环画绘本创作,参与的艺术家们如何将一个既熟悉又陌生,既遥远又亲近的题材,经过自己的理解和接受,与自己的艺术形式结合,在尊重艺术个性的同时,创作出符合时代精神的“创世神话”,其中的内涵和艺术规律的吻合也值得年轻艺术创作者思索。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那样:“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施大畏表示,此次“创世神话”的创作,我们也是以这样的标准思考和创作的。希望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连环画绘本系列”能形成当下连环画创作的一片高原。


扫一扫关注微官网